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教与学:国外艺术教育现状与理念分析(2)

来源:世界经济文汇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9-01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梳理”等概念,但事实上,它应当有着更为完善的逻辑性设计,比如知识性的介绍、相关艺术理论的提炼及人文情怀、素质的核心培养,这应该是一个具
“梳理”等概念,但事实上,它应当有着更为完善的逻辑性设计,比如知识性的介绍、相关艺术理论的提炼及人文情怀、素质的核心培养,这应该是一个具有文化性因素在内的教学体系。 二、学生的“教与学” 在学生的教与学中,一个值得我们思索的问题是:高校对于学生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仅仅是学分、课程、学位吗? 命题一:高校学生的归属感——对于学生群体的定位与评估。 从2014年开始,英国温切斯特大学所做的“高校学生的归属感”新实践调研,旨在探讨当代大学生群体的高校意识,这是一个对群体进行定位和评估的好办法。通过三年的项目,他们得出了直接、间接影响着学生的归属感的九方面核心要素(不按比例、平均而论):1.大学前的自我专业的选择;2.大学的学位和实践;3.大学的运动、活动;4.大学的住所;5.大学的课程;6.大学的学生联盟活动;7.大学的社团活动;8.大学所处的场所和安全感;9.自己的雄心(目标)。 从结论可见,往往被认为最重要的“课程学习”稍显弱化,反而是如住所、社团、实践以及合作等容易被忽视的隐形问题,成为当代大学生归属感的重点因素。英国温切斯特大学的个案调研给我们提供了三个梯度:小到自我的住所、位置、区域;大到目标、方向;中间部分则是我们之前最为重视的课程学习。这九方面内容共同构成了一个核心素养圈,在个体文化建设以及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方面都给出了较为明确的答案。 大学能够给予学生的是什么?如果说大学精神的传承是主旨目标的话,那么,一所大学对于教师、学生的归属感意义应当是基础。 命题二:课程进程与转型。 回归课程进程本身,关注学生学习情况,并对其进行跟踪测量,在很多场合,我们更习惯称之为“课堂行为”。 美国加州大学以艺术课堂为实践对象,将课程进程分为了三个步骤:第一步,我们怎么知道我们的课程开始了?第二步:我们希望怎么完成?第三步:目标是什么?同时,他们通过五点因素来判断这三个步骤:1.学生知觉调查;2.课程行为调查;3.教师调查;4.注册材料;5.课程评价。因为在他们看来,艺术课堂更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艺术教育不是为了培养艺术家,而是塑造健全人格的人,具有人文情怀、独立思考的人,艺术教育在激发创造力、拓展想象力、提升感知力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这些因素更为强调了课堂进程中的行为表现,也正是课程转型中需要关注的因素。 课堂不只是教师展示自我学术的舞台,更是学生自我提升、反思的平台。在课堂的教与学中,我们往往过于重视教师的主体性,而忽视了学生的体验力。或者说,学生的参与相对流于形式,缺乏内涵。在艺术教育的课堂上,只有以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实践、体验为基础,给予充分的时间与空间,打破传统的教与授,才能更加促进课程转型。 三、教与学 教师的自我成长与文化性因素的体系建设、学生的归属感研究与课程进程的转变,共同为教与学的核心理念做好了基础,以下三个命题便是围绕此展开的。 命题一:高校课程评价和研究[2]。 在加拿大等国家,他们提出了一个将评价纳入课程(学习方案)的概念框架和实用方法。对于高教艺术课堂而言,这是一个全新的尝试。这个框架建立了一个学术制度,通过搜集课程和教学活动生成的自然数据(所谓自然数据,是指学生在进行学习过程中、工作人员在制定和提供课程和评估学生学习——例如评估任务、反馈、同行审查过程中生成的数据)进行评价体系的建构,例如在音乐监测方面,通过搜集大量学生的演唱数据,在人工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一个较为客观、准确的音乐模板,从而形成评价体系。 这么做的目的非常明确:第一,能够让学者有目的地合作,努力设计和开发对学生具有变革意义的课程。第二,有效实现了设计决策、持续审查、质量改进的文化。第三,展示对学生学习成果和经验的影响的能力。第四,促进收集广泛的数据,以获得广泛和深入的分析能力。第五,为课程及研究目的提供质量保证。 命题二:艺术类专业的特殊属性与导师负责制[3]。 这是一个关于教学行为的研究。利用教与学的关系问题来探讨如何将重要的学习成果纳入更深入的概念理解、学习如何批判地评估现有文献,以及获得研究设计和数据分析方法。其中,对于学生的评估从几个方面展开:写作:14%;交流:14%;研究技能:25%;导师点评:47%。可见,在国外,虽然写作、交流、研究作为基础性技能,但更加强调了导师点评的份量,突出了导师对于本科阶段学生教与学的重要性。在我国专业音乐院校中,已经开始实施本科导师负责制方案。除了是因为艺术类专业的特殊属性之外,这也反映出导师负责制的发展性需求。 命题三:瑞士日内瓦大学艺术教育的教与学[4]。 在瑞士联邦政府里,对于艺术教育教师的要求则显得更为宽泛与自由。瑞士日内瓦大学对于艺术教育的设定在于两个方面:其一,是与日内瓦高等音乐学院等独立的艺术院校通过课题、

文章来源:《世界经济文汇》 网址: http://www.sjjjwhzz.cn/qikandaodu/2020/0901/335.html



上一篇:旅游管理,行走在路上
下一篇:留学生归国困难多国家相应优惠政策并行不殆

世界经济文汇投稿 | 世界经济文汇编辑部| 世界经济文汇版面费 | 世界经济文汇论文发表 | 世界经济文汇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世界经济文汇》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