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观点集粹(2)

来源:世界经济文汇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7-1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戏曲走国际范儿先过翻译关 北京日报刊文说,《戏曲也走国际范儿?先把翻译关过了吧!》是北外大二学生陈璐和一位大四师姐共同写的,由一个名叫“

戏曲走国际范儿先过翻译关

北京日报刊文说,《戏曲也走国际范儿?先把翻译关过了吧!》是北外大二学生陈璐和一位大四师姐共同写的,由一个名叫“花影重门”的微信公众号首发。陈璐称,自己也是“忍无可忍”才写了这篇文章,“我们经常去看戏,发现翻译是个大问题,词不达意是最常见的,有的时候带外国朋友去看戏,他们经常会被那些英文翻译弄得笑场,我们也觉得好尴尬。”说起平时看到的奇葩翻译,陈璐简直是“如数家珍”。“一般的剧名,如《牡丹亭》《甘露寺》《三岔口》什么的翻译起来还比较省事儿。可一旦剧名里掺杂了人名、事件,英文剧名就热闹了,比如《单刀会》讲的是关羽单刀赴会的事儿,前面是龙潭虎穴、生死未卜,满眼江水都是流不尽的英雄血,可英文翻译成《Lord Guan Goes to the Feast》,感觉剧情就是一个乡下土财主混进上流宴会发生的种种喜剧,一下就泄了气儿。”在陈璐记忆里,还有些京剧剧名的翻译,只是把汉字、词语翻译成对应的英文,再拼凑起来。比如,把《四郎探母》翻译成《The Fourth Son Visited His Mother》(第四个儿子去看他的母亲),《贵妃醉酒》翻译成《Drunken Concubine》(喝醉了的小妾),“这些简单粗暴的翻译与剧情难以联系到一起,自然让不懂戏曲的外国观众一头雾水。”陈璐说。戏曲翻译中的种种奇葩现象,听起来是个乐儿,却不能一笑了之。由北京京剧院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合作成立的京剧传承与发展(国际)研究中心主任李嘉珊说:“很多外国人认为中国的京剧就是猴戏、武戏,就是因为它们没有语言障碍,但是近些年来,文戏‘走出去’的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戏曲翻译的工作也显得尤为紧迫。”

今年年初,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来华演出,剧团艺术总监格雷戈里·道兰在采访中也曾提到,他发现“中国有以汤显祖为代表的非常丰富的戏剧遗产,但这些在西方世界并不为人所知,就是因为这些作品很少被翻译成英文”。京剧名家张火丁2015年带着《白蛇传》和《锁麟囊》走出国门,到美国纽约林肯中心演出,场场爆满。张火丁美国之行的成功,背后的翻译团队功不可没。这个团队主要由中国戏曲学院国家文化交流系负责英语教学的教师组成,中文部分也请了戏曲方面的专家和美国密歇根大学的汉学教授作支撑。中国戏曲学院的程艳老师回忆,她们的翻译经历了几个步骤:首先对中文戏文本身加以理解,看录像,看彩排,进行翻译并修改,然后再将文本转换成字幕。为了减少错误,她们会反复观看戏作,“因为只看戏文会发生歧义,不看戏不知道其中的内涵,只有看戏才能对各个细节有所把握。”

如今,引进外国汉学专家加入翻译团队,已成为戏曲界的流行做法。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也十分重视昆曲的翻译工作,几乎每部大戏都配有中英文字幕。院长李鸿良说,他们大量聘请国外专家进行翻译工作,包括来自英国、爱尔兰等国的专家等。去年9月15日,《北京京剧百部经典剧情简介标准译本(中英文版)》在伦敦发布,该译本的编撰工作由京剧传承与发展(国际)研究中心组织,集合了北京京剧院的表演艺术家,英国专家,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经济学、传播学、中国语言文学及英国语言文学专家,携手合作,目前已出版了汉英对照、汉德对照、汉日对照等版本,下半年还将出版西班牙语、葡萄牙语和韩语的版本。国外专家的引入让最终的译本更加符合海外观众的需求。

向韩剧学什么

光明日报刊文说,近日,韩剧《太阳的后裔》在中国热播。从《蓝色生死恋》到《冬季恋歌》,从《大长今》到《继承者们》,再到《来自星星的你》,韩剧一次次登上中国人的话题榜单。“韩流”是东亚乃至世界范围内跨文化传播、交流中一个十分独特的现象。分析其根源,韩国文化产业之所以发展成为“韩流”,由多重因素造就:国家层面,韩国将文化产业发展列入国家战略;企业层面,韩国出台多项财税、奖励政策,扶持其发展;人才层面,给予各种优惠政策。此外,近年韩国大力吸收外国投资,缓解国内资金紧张,以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对于韩剧的成功,有人认为是“造星”和“营销”的结果。但细想,如果只凭借演员的靓丽外表或创意的营销手段,是无法如此长久占据海外市场份额的。高品质的内容,才是韩剧成功的“王道”。在韩国,编剧是“一剧之本”,这极大地保证了韩剧的内容水准。此外,我国虽然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但是在文化复合型人才、创意人才、专业人才的培育上仍存在众多不足,文化人才的培养缺乏目的性、层次性以及实用性。应当借鉴韩国将学校教育、短期培训、国际交流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方式,分阶段、有目的地培养文化人才。

文章来源:《世界经济文汇》 网址: http://www.sjjjwhzz.cn/qikandaodu/2021/0718/1012.html



上一篇:文侍
下一篇:创业创新针对国内外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探究

世界经济文汇投稿 | 世界经济文汇编辑部| 世界经济文汇版面费 | 世界经济文汇论文发表 | 世界经济文汇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世界经济文汇》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