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微电影困局

来源:世界经济文汇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11-0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如果说去年我们聊起微电影的发展还慷慨激昂前途无量的话,那此刻,微电影这种“快餐艺术形式”已经逐渐流露出了强弩之末的疲态。曾几何时,“微电影”是互联网上最热的关键词

如果说去年我们聊起微电影的发展还慷慨激昂前途无量的话,那此刻,微电影这种“快餐艺术形式”已经逐渐流露出了强弩之末的疲态。曾几何时,“微电影”是互联网上最热的关键词之一,随之而来的“小成本”、“草根文化”、“眼球效应”等热门词,不亚于现在的互联网思维和o2o。之后,随着世界经济拐点的到来,恰恰又为这种娱乐至上的“平民文化”的传播制造了肥沃的土壤。

可惜,时移事易。自2013年末开始,微电影的热潮迅速退烧,并且呈现雪崩之势。直接表现为一方面大品牌对于微电影的投入减少,广告主开始不热衷于这种互联网形式,并转向以微信为代表的媒体互动和植入形式;另一方面就是以搜狐视频、优酷万合天宜等系列为首的自制剧的迅速崛起,在互联网市场掀起了巨大的波澜,造成了受众眼球效应的集体转移。两方合力之下,网络微电影市场逐渐走入困局。

若要探究困局从何而来,我觉得首先就必须去揭开覆盖在微电影之上的伪装,让它展现出自己真实的一面。

当微电影变成一门生意

翻开去年出版的《中国微电影发展报告》,其中对微电影的前世今生有这样的描述:微电影作为一个“运动”,最早诞生于美国20世纪90年代初期,多是在地下室、咖啡厅、啤酒屋等休闲场所由创作者自己放映,影片为小范围人群所欣赏。时至今日,微电影已不再是简单的短片,它依托网络媒介和摄像技术发展,在网络上迅猛发展。在中国,微电影出现在2000年后网络普及的年代。如果说2006年年初《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被认为是“微电影”的雏形,那一直到2010年(我们姑且将这一年定义为“微电影元年”),以通用汽车旗下凯迪拉克品牌的首部微小说改编的微电影《一触即发》(当时亦叫“轻电影”),和伴随着那首《老男孩》歌曲一起红火在网络上的“筷子兄弟”组合以及同名微电影的横空出世,这种艺术形式才逐渐纳入商业的范畴,由此一个崭新的营销时代正式开启。(《一触即发》和《老男孩》的制作方分别是凯迪拉克和雪佛兰科鲁兹,均隶属于上海通用旗下。为什么在传播中敢为天下先的往往是汽车品牌?这值得我们思考)

与动辄数百上千万的胶片电影植入相比,微电影的投入真可谓微乎其微。1-7天的拍摄周期、30分钟以内的成片时间、数万甚至几千的拍摄投资便可拼凑出一部微电影。种类也是五花八门,涵盖了幽默搞怪、时尚潮流、公益教育、商业定制等主题,既可独立成片,亦可系列成剧。再加上网络的普及化,使中国数以亿计的网民直接成为了这种新传播形式的传播目标。再加上那些有志营销却受困于形式及预算的品牌,为数众多的新锐导演、编剧以及视频工作室,还有半红不紫、想红却未红的年轻演员,最终造就了2010年至今微电影市场的空前繁荣。

可是,正是在这“被繁荣”的3年时间内,微电影开始逐渐走入怪圈。品牌方(或者叫广告主)对于微电影拍摄的“广告需求”变得越来越赤裸,甚至完全掌控微电影的拍摄流程。而制作团队却一再妥协,甚至放弃自己的初衷来换取让他们“做点事情出来”的机会或资金。从博取消费者眼球,到博取品牌方眼球,主体变了,表现形式也就变了。

所以,微电影陷入困局的可悲之处在于,这种艺术形式从最初与现在的自媒体一样,当时涉猎微电影的人完全是出于自己对时局以及艺术的热爱,当这些人的欲望因为外力介入变得足够大的时候,微电影就更像是一门生意。

对于一门生意来说,任何的艺术追求,都必须向利益妥协,微电影当然不例外。

当微电影不“微”

自“微电影元年”之后已经过了3年时间,网络上冠以“微电影”之名的短片不下千部,不少国际一线到本土二三线品牌甚至电商都有涉猎其中。大牌明星、成名导演、高额制作成本、媲美商业大片的宣传攻势,这些都让微电影变得不那么“微”。

微电影到底是该“微”还是不该“微”?这是一个课题。在我看来,很多投资微电影的品牌都犯了同一个错误,他们在微电影的大趋势之下急于跟进,仓促上阵。于是我们看到了以“微电影大片”之名包装的音乐短片、长广告、推销视频,这些哗众取宠、自娱自乐、粗制滥造、小清新和白血病的故事等,严重脱离现实,泛滥成灾。早期的精品如“筷子兄弟系列”、“支付宝系列”、“梁三百商业电影”已经是凤毛麟角,“微电影”这3个字仿佛是被营销烙印过的一个庞大的量产机器,以越来越快的速度生产着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的产品。

文章来源:《世界经济文汇》 网址: http://www.sjjjwhzz.cn/qikandaodu/2020/1104/404.html



上一篇:岭南音乐推出“微歌”新概念
下一篇:《人狼大战》

世界经济文汇投稿 | 世界经济文汇编辑部| 世界经济文汇版面费 | 世界经济文汇论文发表 | 世界经济文汇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世界经济文汇》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